【原创书评】还我英雄陈友谅
2018-08-12 15:07:12
  • 0
  • 0
  • 22

    还我英雄陈友谅

      ——读《再读陈友谅》感言

        ◎涂 阳 斌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是江汉平原上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这位与朱元璋争夺天下而失败的渔民之子,是“成王败寇”成见的受害者、牺牲品。

     《明史》“陈友谅传”里说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在大名鼎鼎的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里,陈友谅是个大反派、野心家、阴谋家。他身为丐帮长老人品低劣,一门心思搞权斗。在灵蛇岛用毒计妄图杀谢逊夺取屠龙刀,还拜奸险小人混元霹雳手成昆为师,助纣为虐,在丐帮中拨弄是非,陷害帮主,引诱后辈宋青书走上邪路,害死武当七侠之一的莫声谷。金庸先生写的是小说,当不得真。近年十分火爆的7卷本《明朝那些事儿》,对陈友谅也持否定态度,该书在“朱元璋卷”第29页里说:“陈友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用八个字可以形容他,心黑手狠,胆大妄为,从他后来的行为看,确实没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别人把义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却把义气当成狗屎。”

        然而民间对陈友谅的“口碑”却大不一样。在陈友谅的家乡沔阳,保留有大汉陈友谅故居,建有陈友谅纪念馆,剧团创作并演出《汉王陈友谅》,作家写有《陈友谅传》;在陈友谅称汉王的江州即现江西省九江市,还有虔诚奉祀陈友谅的祠庙;有关陈友谅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陈友谅纪念馆门口的对联,似乎是这种看法的代表:“一身正气建功业,万里雄风播英名。”

       如此巨大的反差,原因何在?湖北文化学者姚高悟的《再读陈友谅》一书回答了这一问题(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姚高悟同志数十年沉潜荆楚历史研究,特别是在研究乡贤陈友谅上下了硬功夫。他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历经千辛万苦,多次到江西、湖南等地实地考察,查阅方志史书,搜寻资料,查考史迹,去伪存真,终于弄清了那段被混淆的历史,不仅条分缕析地厘清了陈友谅的人生轨迹,也真实再现了陈友谅推动历史进程的英雄业绩,让陈友谅的英雄形象再现于世,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陈友谅是沔阳渔民之子,在元末腐朽暴政压迫下,率众揭竿而起,成为威震大江南北的农民军领袖,是反元抗暴、惩恶扬善、除霸济贫的英雄人物,他率领的起义军是抗元义军中最强劲的一支,比朱元璋更接近一统天下。他建立大汉政权后,主张“德以惠民为本”,督办农业,兴办学校,开办市场,拯救穷人,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陈友谅重视人才,“能者使,才者用,贤而有德者尊”。驾船使桨的渔家儿郎陈友谅,指挥所造的船只史无前例,他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因而吴晗说:“当时人们对他是同情的,怀念的。”与陈友谅、张士诚等同为农民起义军首领的朱元璋,不仅“反过来镇压农民革命”(见吴晗《朱元璋传》第300页),在他登基后炮制的《太祖实录》中,大笔一挥,抹杀了陈友谅反元的巨大功绩,还恶意对其歪曲丑化。清初编修的《明史》,也掩盖了陈友谅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后来的一些文学作品,据此对陈友谅进行了涂污抹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正如诗人涂运桥在《水龙吟•谒武昌蛇山脚下汉王陈友谅之墓》所言:“算来堪数英雄,荒阶野径谁凭吊?巍巍宝塔,滔滔汉水,空余夕照。墓草萧萧,孤鸿声里,烟消音渺。将蒌蒿折断,碑文轻触,因何故,无人扫。遥想沔阳年少,立西风,仰天长啸。渔家小子,强权何惧?胸怀远抱。逐鹿金陵,鄱阳一战,剑沉湖淖。叹儒生谬论,古今历史,以成败较。”

(2018—8—5;  本文已刊湖北日报文化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