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农家风味的文学佳肴(涂怀章)
2019-11-20 17:00:33
  • 0
  • 0
  • 17

农家风味的文学佳肴

——致涂阳斌的信

◎涂 怀 章

阳斌同志:

        拜读你与小弟涂阳文合著的《讲述100个乡巴佬的故事》,我多日沉浸在重返故土的喜悦和感动之中。虽然,你出生在江汉平原中部,而我的老家在它的南端,地理位置距离不近,但在历史上曾经同属一个专区,人物生活方式、乡风民俗十分相似。你笔下的乡亲,很多出自家门或沾亲带故,读来亲切真实。更多的是以现实美德和时代精神作为选材的价值取向,讴歌了大批正直善良、热爱生活、勤劳朴实的人们,具有浓烈的感人力量。无论是一生充满苦涩苍凉、正直高尚、野菊花式的姑婆和父母伯叔辈,还是在贫困与落后中讨生存求发展受委屈作奉献的兄弟姐妹、老师学生、文朋政友,无不给我留下深刻奇妙的印象。当然,你也用幽默风趣的笔调批评因历史文化社会原因形成的难免的落后现象与人性缺陷。但总的阅读效果都是引人热爱乡村生活,同情善美 ,奋发向上。我想,原因在于你生于斯、长于斯,你就是其中一员。正如你在赠书题词中所说:“我之故乡我之爱,我之家园我之根”。没有饱受当地传统文化熏陶、没有长期身处其中的亲历亲闻,没有生命与血肉的联系,是写不出如此动魂动魄之感情的。

       读你的人物,我有个奇特感觉。说真很真,多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时间地点具体,似可查可访。但又觉得异常典型、生动、精彩,如“柳李两怪”、“老干其人”、“犟老表”、“憨人杆司令”以及金老大、余麻子、常武叔、“糊壳粑”、九妹、巧巧、红哥、猪瘟、汪苕货、“鸭拐子”、斗士陈收年、李狂徒等等,他们倒很像典型化人物,性格特征突出,事件像小说情节,活灵活现的姿态和背后深涵的道理,远超真实报道和普通散文的冲击力。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写出来的,读着读着,常常产生欲问究竟的冲动。我想,如果全真,则说明你抓取人物事件特征、巧妙剪裁的高超功力。如果有冲破素材的“加工”,也是允许的“恰到好处”。我的意思是,不管你有何把握“度”的高招,总之是产生了文学的升华,其魅力恰恰在此。

       面对文学作品或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优秀文字,其实没必要把它当做寻找真实世界的标志。作者的记忆和感官只是创作冲动的食粮,弄清来源仅仅有助于对作者生平的了解,找到促使作者如此表达的原因,并不能对文本的含义作出准确解释,更无助于作品意义的确立。因为你的努力始终追求审美与思想的胜利,已经升华为文学。你的文字即你的家园、你的祖国和整个心灵,你已赋予它巨大的独立意义,成为具有中国农家风味的文学佳肴,拥有不受表达和再现职责之约束的功能,作为乡土散文的个人创造留给了21世纪的文坛。这大概就是多年前有读者说你是“江汉平原的赵树理”之缘故吧!

        鲁迅先生说,文学根情。你的作品植根于独特浓厚的乡情。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条老街,一个鸟巢,一碗辣椒,一封家信……你都寄予高度的热爱与激情。你用它向世界诉说历史与现实,辨别真理与谬误,表达钦佩与愤懑。由此我领略到乡情的涵义与力量。每个人都得诞生于一块土地,随后生活成长。人类因生存需要而自然形成住地连接即为乡土,许多乡土构成国土。人的亲情、爱情、友情都可能由乡土出发,进而走向民族情、爱国情、国际情。乡土是一个人的生命起点,也是所有感情的起点。由于社会历史文化与人性弱点的种种原因,乡土上的人们会生长出复杂的感情,有正义、邪恶之别,有高尚、卑贱之分。你用文字伸张正义,提倡善美,批评落后,鞭挞丑恶,用精神劳动加入先进文化的建设行列,对形成优良的乡风民俗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即是对建设伟大民族精神和爱国感情的贡献。我想,这就是大写乡情的意义所在。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足够的知识智慧,没有长期热爱乡土,服务乡土,与乡亲生死与共、推心置腹的交流,真正建立血肉相连的亲密感情,是写不出这些善美、有益、有力文字的。第三辑内容我也特别喜欢。由于工作需要,你从仙桃乡村走到了省城。你的视野扩展到整个湖北以至省外,歌颂美好、激浊扬清、褒贬是非的笔触,伸向了更加广阔瑰丽的空间,于是有了这些“大散文”,这些政论和时评。热爱湖北,由衷地歌颂它她的光辉足迹与美好前景。结合工作中的见闻,发表有利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见解。尤其对干部自身的反腐倡廉,劝善归过,多有精彩论述。篇幅短小,文风朴实,道理讲得透彻服人。我一向特别敬佩这样的干部,北京、上海、四川、陕西等地的不谈,看到你的文章,我立刻想起熟悉的符号和周年丰同志,前者用杂文伸张正义、针砭时弊,后者以政论和富于哲理的“短笛”鸣响“警笛”,都在老百姓中有着很好的影响。有这样的文章和作者,实在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

       如前所述,读您的著作数日,我完全陶醉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享受着独特农家风味的佳肴盛馔,其乐融融。读完之后,又忽然想起看过的一部报道某“水晶之乡”的专题片。大片黄土山地,经开掘,到处是洁白闪亮的水晶,有的被刻成无价的艺术品,有的正待继续雕塑。我觉得你发掘了江汉平原丰富的文学水晶,已经创作出许多闪光的艺术品,还有更多的材料等待你去塑造。

       愿你乘胜前进,更创辉煌!

     (2009年4月20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