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札记】谈文说艺微信60则(一)(T1—60)
2024-02-28 18:16:55
  • 0
  • 0
  • 10

谈文说艺微信60则

(2016年4月13日至2017年5月31日)

@涂 阳 斌

(一)

1、2016年4月13日,我开始学习发微信,迄今已发了600多条,用孩子们的话说就是“刷存在感”。我记起二十多岁时读过“补白大王”郑逸梅的《艺林散叶》,内收郑先生在报社上夜班时写的“补白”,一般100字左右,短的只有一二十个字。2017年春节开始,向先贤学习,把我的微信辑了拢来。

(二)

2、碧野送我3本书。我收藏有作者签名本2000多册,收藏的是文朋诗友的一片真情。1990年代,我在乡镇担任党委书记,加入省作家协会成为会员,时任作协主席、过去在课本上见过的碧野先生送了我3本签名本。

3、石院村兄弟俩送我的签名本。李庆成,仙桃市通海口教育界名人,他与我的初中老师、也是我的入团介绍人李传学先生,经营着仙桃市诗词楹联协会。庆成的孩子在美国发展有很好的事业,他多次去美国,写有《美西纪行》一书,签名送我。庆成的岳父是湖北大名鼎鼎的老劳模吴志洪。他的弟弟李清亮,律师、作家,我的诤友,出版有长篇小说《小官老孟》、中短篇小说集《珊瑚》,亦签名送我,称我“糊涂先生”,自署“狂徒”。

4、78岁的毛道海先生,是我在潜江工作结识的忘年交,也是我沔阳师范的老学长。几十年来,他潜心研究潜江风土人情,研究潜江曹禺、李汉俊、李书城、甘鹏云等名人家世,著述数百万字,被誉为潜江非遗传承第一人。今晨得他寄来的2本新书,赞!我收藏有毛道海先生著述的签名本9本。毛先生2017年5月25日过世了。

5、我的高中同学中,出了两个著名摄影家。一个是舒元成,我国第一位摄影学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先生的高足,中国新闻奖获得者,现在在香港工作。一个是自学成才的曾令洪,哈苏杯摄影大赛大奖获得者,上海邮政局连续20年选择他的摄影作品作明信片。令洪笔名鲁非,他还是浙江省知名的书法家、金石篆刻家。1975年,初中毕业时,他送我一本鲁迅的《且介亭杂文》,他的赠言“力求进步”就写得有模有样。1977年11月,我父亲去世,他为我父亲作素描肖像,至今还挂在老家空荡荡的屋子里。为我父画像不久,他就参军了。上过战场。

6、我们高中毕业时,没有赶上高考,只好自学。我的初中、高中同学夏志清,曾担任省重点中学——仙桃中学的校长、省人大代表。2001年他签名送我一本他编写的《漫谈化学元素》,要我斧正,他可能忘了,我们初中、高中都没有开过化学课,我哪里能斧正。他壮心不已,52岁时被作为高端人才引进北京担任了高中校长。我的初中、高中同学舒振怀,1999年送我一本他的作品集——《幸福实业》,封二上的作者简介,可以看出他的英俊潇洒。高中同学曾德才,一直在华师附小教数学兼营校领导职务,他出版了许多书。送我的《小学数学奥数探秘》《小学数学习题精选》等等,不知被孩子们藏在什么地方了。做习题太痛苦,他的书不知方位,也在情理之中。读高中时,没有地方住宿,我就在学校附近的德才家借宿了一年,他奶奶对我视同己出。

7、《岁月如歌》《岁月续歌》《岁月逸歌》的作者曾令益先生,是我的小学校长、初中老师、高中语文老师。他生于1944年,在80多万字的回忆录中,记录了我乡建国以来的历史,堪称一方水土的百科全书。有一天,我和湖北日报原总编辑宋汉炎先生聊天,谈起曾令益老师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宋总问我:他的4个孩子是不是叫英、雄、俊、杰?我惊诧,宋总告诉我,他和曾老师是彭场高中同学。曾老师的公子曾德雄,哲学博士,广州市人大代表,在羊城晚报等媒体开辟专栏,走出象牙塔,关注现实,每日一文,为民鼓与呼,乡亲昵称他“曾代表”。

8、《三事集》《实践的升华》两本书,是我的初中同桌、高中同学金采琴赠送的,作者是他爸爸金光明。金同学知道我喜欢收藏签名本,说:“可惜我爸爸去世了,不能签名了。但这是我手上的孤本,送给你,也许有点用处。”我逐字逐句读完了两本书。作者是仙桃农行的普通信贷员,却思考着天下大事,他在《重塑中国水文化》一文里说:“在南水北调的基础上,来个北水南调,扩展湘桂运河,使长江洪水能够分流南海,以减轻洞庭湖受水压力。”大设想,俟决策者得焉,也不枉同学送书之美意。我读时用铅笔标注了需订正的字句。

9、华科大老校长、院士杨叔子先生送我6本签名本,特别珍贵。《只凭天地鉴孤忠》一书,是杨院士父亲、辛亥首义元老杨赓笙先生的诗词集,是杨院士的哥哥杨仲子主编的。印数少。为杨院士5本自著作品题写书名的涂又光先生,是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关门研究生。2002年11月,杨院士在刊有他的大作《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的《新华文摘》上赠我6句话:“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掌握科技,弘扬人文。”我于2011年10月21日在湖北日报发表了读院士大作的读后感——《身需彩凤双飞翼》,以答谢望九之杨院士。

10、知名作家叶明山,安徽庐江人。30年间他寄我他的大作5本,每本都写有“心语”,如:“读书忌一目,下笔审千行。”1986年,我电大毕业,选了《试论叶明山小说的散文美》作论题,在李克银、周年丰、刘守华、黄修己等先生的严格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论文。叶先生的《男儿女儿好看时》,拍成20集电视连续剧在央视一套播放后,由我牵线,1996年,叶先生为纪念仙桃建市10周年创作了一部电视短剧《襄河二月》,在央视一套播放后,当年被评为央视优秀作品。汤恒先生在1997年第22期《求是》杂志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为《襄河二月》点赞。

11、黄团元,仙桃日报退休记者。他40多岁从乡镇长的岗位上转行当记者,做成了高级记者,出版了多本专著,数篇言论入选大中小学教材。《学习月刊》曾经刊登“寻人启事”,敦请他投稿,并为他开设专栏,也算奇闻轶事。他送我的签名本是6本。

12、李传富,原任通海口镇人大主任,比我大两岁。1980年,我们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曾共住一室年余。他送我三册书:一本小小说集;一本长篇小说《野猫湖》;一本60万字的长篇小说《分手》的手稿。退居二线后,他在家帮人理发,有次打电话给我:“回来!回来!我给你剃个标准的平头,我们边剃头边聊天。”(这则微信发布后,朋友留言说,传富发挥画画的特长,在北京开了个画廊,生意蛮好。祝福老兄!)

13、刘守华先生,华师中文系博导,民间文学研究专家。30年间寄我他的学术著作7本,其中一本是商务印书馆的刊本。刘教授的父亲刘承烈先生,与抗战时期江汉平原上家喻户晓的128师师长王劲哉有不少交集。刘教授研究民间文学,他家的故事也不少。

14、汪烈九先生,老作家,忘年交。他送我5本签名本。他把他的《怪将奇事录》一书的毛边首校清样本装订好后寄我,奇事奇书。

15、熊泽民大哥,原仙桃日报总编辑。酷爱写作,出版9本大作,本本签名送我。1974年起,泽民大哥担任通海口公社宣传干事多年,还担任公社广播站编辑,编发了我很多稿件。2016年春节,我发给他的新年短信是一条建议:大哥,把你发在人民日报上的散文辑拢来,出版一本《熊泽民散文精选》。

16、高泽雄同志,洪湖人。从省农业厅副厅长、巡视员的岗位上退休后,潜心做“书虫”,先后出版了《历代诗人咏鱼》(上、中、下)、《古代情诗500首》共4册书,还编了本《岁月掠影》,把他家5代人的照片分类排列,用流行歌曲的精美句子作分隔页,只印了10多本,也送我一本。泽雄同志父亲是102岁时去世的。

17、彭富春,武汉大学哲学博导。赴德国研究海德格尔,历时8年,在认真得有些古板的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富春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写作提案,要求仙桃复名沔阳。富春还担任武汉市政协副主席。他签名送我的大作是5本。

18、李城外,原名李成军,因喜欢钱钟书先生《围城》里“城外的人想到城里来,城里的人想到城外去”的名言,改名李城外。通山人。我们电大同届毕业。他潜心研究文化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历史,仅送我的签名本就有17本之多,被称为“城外的向阳湖”。

19、郭化夷,2015年从省台办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1991年我在仙桃文化局工作时,曾与他在新里仁口镇省委社教工作队共事一年。退休临走,他嘱我把湖北画家萧继石所画的漫画“连哥回来了”送达连先生,我完成了同志的托付,新华社还发了消息。他目前在国外含饴弄两孙,累但快乐着。他送我的签名本是4本。

20、王永华,原仙桃供销社职工。我们15岁左右,都在《沔阳文艺》油印刊物上发表习作。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九十年代的正气歌》等几首很有影响的政治抒情诗。他送我的第一本诗集,是用供销社的三联单翻过来后印制的。前几天,他把我在郑场镇工作的同事刘伦仁的诗集《月光落在炊烟上》,“借花献佛”签名寄我,也算签名本一奇。此前,刘伦仁同志已寄书于我。

21、《求索:三农研究》,是邓道坤同志研究“三农”的专著,罗清泉同志作序。道坤同志安排身边的工作人员把签名本送到了我的办公室,令人感动。2008年1月8日,我在湖北日报刊发了小诗《亲进故土》,有一天,我桌上的红机响了,是道坤同志打来的,他说:你发表在湖北日报上的诗歌写得很好,你是农民的儿子,有“三农”情结,难得!

22、唐飞先生送我签名本《和平之春》。7岁上学时,其父希望他当飞行员打日寇,故名。12岁,他在四川考入空军少年军校。

23、达度、洛沙是仙桃的夫妻作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们的作品《仙桃体操神话》是湖北省“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洛沙的笔名取自家乡的一河一湖:洛江河、沙湖。达度的笔名有点空灵的味道,待破译。

24、两位堂曾祖父送我的《涂氏宗谱》,咸丰八年(1858年)印制,距近约160年。江西本家涂俊华寄我的《涂姓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广东本家涂家璋、涂增泉寄我的《广东大埔涂氏宗谱》、江西新建县横江涂村祖居地同事寄我的画册。读这些书,知道“我从哪里来”、“根在哪里”。

25、本家送我的签名本。送我签名本的涂阳山、涂阳学、涂盛华……,和我都是喝通州河水长大的。其中涂阳山的书上影印编号为223号的总政来信,是为涂阳山平反的复函,他的申诉书是1980年我20岁时帮他写的。还有影印的他的两个立功证书,是高层领导签发的。台胞涂元晞的签名本,是江西本家辗转送我的。省水利厅志办的裴海燕同志送我一本《纪念涂建堂同志文集》,涂建堂是河南唐河县人,1949年任127军309师师长,解放后任省水利厅副厅长。

26、余立功出版了长篇小说《破格》《闯荡》《纠结》《引姑》,近100万字。立功是通海口人,高中低我一届。高考时改名立功。他50岁从湖北考入深圳,现为深圳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令我永远难忘的是,他知我喜欢看《湖北文史》,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在资料仓库帮我找齐了历经20年出版的1至88期《湖北文史》。立德、立功、立言,余立功正努力追求着。

27、周友兵出版了长篇小说《驴娃》《得救》和论文集《从学生身上谈老师的教育方法》。友兵兄是丹江口人,1968年移民到我村。高中高我一届。高中毕业后在柳李学校任教,后任校长,1978年我接替他做了两年校长。1987年电大毕业后,他报名到钟祥市客店山区支教,后当选全国模范教师,在钟祥成家立业,从钟祥市外语学校校长岗位上退休。2016年60岁时被省作协批准为会员。老兄弟!坚韧不拔的跋涉者啊!

28、郑局廷出版了长篇小说《国家贷款》《青萍之末》《破蛹》、中短篇小说集《阳光总在风雨后》、报告文学集《桃花盛开的地方》等5本书。我与局廷在沔阳县委组织部、郑场镇委会同事8年。他聪敏好学,文思泉涌,下笔千言。多篇作品被《小说月报》转载。局廷现为仙桃市文化局局长,中国作协会员。

29、堂弟涂阳学,一边当“打工皇帝”,一边业余写作,出版了散文随笔集《浮生六辑》,还办有个人公众号刊发习作。阳学的父亲、我的堂叔,也喜欢写诗。1975年我刚上高中,堂叔拿了他写的一本诗抄集,要我指正,哪敢!改革开放后,堂叔传承世代“箍三圆”的手艺,在仙桃城区开店,业余写书法,研读易经。一边为物质生活忙碌着种田、打工、开店;一边为精神生活优雅地写诗、写散文、写书法、出书。生活就是这样五彩的多棱面。

30、我收藏的高中自编体育课本,原打算捐给首都师范大学课本博物馆。惊悉课本的编写者、我的高中老师徐先知先生今天(2016年9月18日)去世,暂且留下,一份念想。40多年过去了,纸页发黄,青春不老。编者已逝,风范长存。

(三)

31、八大山人,本名朱耷,是朱元璋第17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其作品苍劲圆润。江西南昌建有八大山人纪念馆。我到江西开会,散步到了纪念馆,讲解员说:“八大山人的签名可以读成‘笑之’‘哭之’,或者‘哭笑不得’。

32、您看到的是范曾笔下的苏东坡。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是20世纪的4大名传之一。我在台湾阳明山看过福建人林语堂的故居。另3大名传是: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吴晗的《朱元璋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苏东坡,一个一辈子被流放的浪漫“流浪汉”。

33、我以为,目前正走红的老树的画,继承了丰子恺的画风,大家可以比对一下。丰先生和鲁迅、茅盾、叶圣陶、李叔同、夏丐尊、朱自清、朱光潜……等人一起,形成了那个时代的江南才子群。李叔同是丰子恺的老师。丰子恺的画雍容恬静。是画家还是画匠,是由文化底蕴的高下来区分的。一副好画,就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丰先生的小女儿丰一吟是知名散文家。

34、潘天寿先生的画,勃发着充沛的张力和豪气。潘先生有个古怪的号:雷婆头峰寿者。学习潘先生的画,我感到,我在写作散文时要添点劲道、加点张力以致来点狂野。

35、讲点身边的故事。我陈场高中八〇级校友刘本镐出版了《刘本镐篆刻作品集•弟子规》。本镐高中毕业考入广州铁路学校,现在在铁路上工作。依我门外之见,其作品古朴苍劲,有汉代篆刻之风。担任责任编辑的卢进汉,是陈场高中七九级校友,工书法。陈场高中已有曾令洪、刘本镐两位校友成了知名金石篆刻家。方寸之上,得见大成。供关注素质教育者察焉!

36、邵声朗先生的画作《孺子牛》。邵先生仙桃张沟人。曾师从李可染、李苦禅、叶浅予等先生学画。出生江汉平原水乡的他,擅长画水牛和牧童。这幅《孺子牛》的“留白”恰到好处。省长讲长江的开发与保护要“留白”,不要搞破坏性开发;写文章要善于“留白”,多给读者再创作的空间;人生也要学会“留白”,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成大器。

37、湖北知名画家何冠智,又名何敏,仙桃陈场镇姚嘴街上人。画作有水乡氤氲之气。

38、湖北知名画家钟孺乾,仙桃通海口镇陈闸村人。1983年秋冬季节,我和仙桃市妇联徐佑环主任在陈闸村赈灾放粮,认识了钟孺乾的启蒙老师李逸鸿,李老师介绍我认识了钟孺乾。钟孺乾曾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他20岁时的画作《归田不解甲》获过许多奖,后来画风大变。钟孺乾著有谈艺散文多本,十分耐读,书法亦精。因我祖母姓钟,我们以老表相称,他送了我他的几幅作品。我和他父亲钟守清老人在通海口公社同过事,钟老90岁时写了本《陈年往事》,孺乾题写书名,孺乾女儿为之设计封面并作肖像素描于扉页,一奇。

39、张难先,辛亥义士、民国元老,民国时期曾任浙江省省长。仙桃市张沟镇接阳村人。乡亲们昵称他“难先胡子”。我手上有本《湖北现代书法名家作品选》,张先生居首。我在仙桃文化局工作时,找张先生在天津工作的孙女弄回了一批有关张先生的文物,其中就有《共产党八贤语录》8本,陈放在仙桃市博物馆。张先生不光字写得好,学问也了得,1945年率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研究辛亥首义的专著《湖北革命知之录》。

40、陈方既,著名书法家、教育家,仙桃市彭场镇人。1989年版《沔阳县志》书名,即为陈先生所写。

41、2016年11月14日。推介我的家乡上了凤凰卫视的农民画家熊庆华。我的家乡通海口镇,是江汉平原上的弹丸之地,出了法学家王利明,杂文家鄢烈山,作家武生智,画家朱墨、钟孺乾,摄影家曾令洪、舒元成,作曲家雷建国,书法家雷万春,名教授黄永林、秦前红,哲学博士曾德雄……看看,凤凰卫视冷暖人生讲述了通海口“农民毕加索”——熊庆华的故事!

42、推介我同事陆胜的照片《睡莲》。同事陆胜爱摄影,我们一起驻队一年,我告诉他:“你也许是蒙古族?”1259年蒙古宪宗蒙哥皇帝崩驾,其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抢继皇位,阿里不哥被忽必烈击败,逃沔阳落籍。阿里不哥行六,故改汉姓陆。其后代中出了太子洗马即皇帝的老师、山东大主考陆建瀛。经有关部门认定,沔阳陆姓恢复为蒙古族。省政协主办的《湖北文史》有专文论及。我的老朋友陆华珍为陆姓恢复为蒙古族奔走多年,亦写有美文,他一家也恢复为蒙古族了,我多了个少数民族朋友。

43、在新洲区了解灾后重建情况,过问津书院,顺道看看能否作为今后台胞的参观点。问津,乃孔夫子行走新洲,派学生子路问渡口在哪里的地方。路在何方,指点迷津。书院重建之碑文乃熊召政手笔。问津书院维修开门迎宾后,定期开坛讲学,第一讲由台湾学者、孔夫子第79代孙孔垂长执棒。

44、喝酒就喝烈酒,读书要读鲁迅。

45、在台北诚品书店,看到了湖北黄梅作家周濯街在台湾出版的神话系列小说33种,摆成了一条“长龙”。小地方、小人物、干出了大成绩。不简单!

46、我的伯父涂平康,是江汉平原上有名的皮影艺人。1983年,他要送我一箱子皮影脚本手抄本,我怕保管不好,没敢要。2006年,我告诉堂兄:你们家阁楼上有一箱子皮影脚本手抄本,一看,果真有。2016年9月27日,外甥许汉自厦门还乡,整理了伯父留下的皮影脚本手抄本,拍了部分照片,到他外公墓地磕了3个响头,欣甚。

(四)

47、我2007年1月追时髦,在“博客中国”上开了个实名博客——“涂阳斌的博客专栏”。到2016年底,我的博客专栏发了440多篇文章,约200万字的样子。2017年3月初开始,我对博客专栏进行了“装修”,删除了40多个帖子,新增了16篇散文、随笔,其中4篇是2017年春节以来写的。相对应前些年写的《沔牯佬》,今春又写了篇《潜蚶子》,报答潜江乡亲。

48、今年春节期间写的4篇散文、随笔,仙桃日报、潜江日报都发表了。《潜蚶子》一文在4月6日的《楚天都市报》发表后,我的老领导、老师周年丰先生在4月13日的《楚天都市报》上发表了唱和散文《义河蚶》。1月20日,《仙桃日报》还发表了原总编辑熊泽民先生评介我的散文集——《讲述100个乡巴佬的故事》的文章:《讴歌农村人物》。

49、4月19日,收到仙桃市作协副主席胡铁树同志寄来的两本新书:《水润仙桃》《歌咏仙桃》。市领导写有导读。《水润仙桃》选了我的3篇散文:《教与仙桃通海口》《水与仙桃人》《沔牯佬》;《歌咏仙桃》选了我写的《沔阳赋》。

50、蒙四川出版集团厚爱,该社出版的《金色校园》高中生读本(季刊),选录了我的《井冈山毛竹赞》《大味必淡——再读孙犁》《老外婆》等3篇散文习作。为了不误人子弟,今后下笔当慎之又慎。

51、湖北省政协编辑出版的《湖北文史》,每年出版2期左右。近年选发了我的3篇随笔:《我忆念的乡村小学》《“三湖连江”与我的城市梦想》《六月初播种万亩迟棉为什么能丰收?》。《湖北文史》对文稿的要求是:亲历、亲为、亲见,不要搞文学修饰。

52、《学习月刊》2013年连载了我的4篇散文,约3万字:《淘书的乐趣》《收藏“民间记忆”的里里外外》《在故乡的书林里散步》《我为业余笔耕者鼓与呼》。这些文章还冠了个专栏:读书生活。正好契合了现今开展的“世界读书日”活动。

53、省纪委官网之“楚韵清风”专栏选发了我的2篇散文习作:《井冈山毛竹赞》《老母亲的乡土哲学》。省纪委官网发些文学作品,使官网更加活泼、灵动。

54、我在家乡做过几年中学语文老师,对文字有洁癖。我就文字的纯洁性问题,写了篇《依法保护民族之“根”》,刊在《湖北日报》上,后被湖北省语委会收入《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10年优秀论文选编》一书。我还写了篇《春晚,应对方言节目说“不”》,讨论语言纯洁性问题,上了“博客中国”头条。更早一些时候,针对人教版语文教材,我写了篇《关于“刚刚”和“潺潺”是合成词还是单纯词的探讨》,发表在《教育通讯》上。

55、人民日报网、参考消息网、光明日报网、中国日报网、中国共产党网、中国文明网、天津日报网、贵州日报网以及网易、新浪、搜狐、凤凰等许多“大网”转发了我的散文。有朋友问我:付了多少稿费给你?用时髦的话说: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那为了什么昵?用范雨素的话说,人,总得要有点精神生活。现在的关键是,我要让散文写作“提档升级”。

56、双休日整理图书,见到了鄂教版四年级综合阅读课本,课本上选有我的散文《城里的鸟巢》。

57、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我脱产上电大中文专业,中文大专班设在沔阳师范,辅导老师由沔师老师担任。做毕业论文,我选了《试论叶明山小说的散文美》做论题,196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李克银先生做我的指导老师。李先生治学十分严谨,但为人随和。他住小平房,经常蹲在门口吃饭,活脱脱一个乡里老农。我多次去他家里请益,吃饭时,他对太太说:“给阳斌添碗饭。”我们师生俩就蹲在门口边吃边聊。学校选了5个学生在沔阳剧场举行论文公开答辩,我被选中。剧场可坐2000多人,场面宏大,我聘了我的同学杨先亮做答辩助手,答辩下来浑身衣服湿透。李先生高兴,要请我去他家蹲在门口吃饭。李先生的名言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走一次,总要留下几个脚印。”惜先生去世久矣,怅然久之。

58、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我师从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周大仁先生读在职研究生。周先生是全国知名的党建专家,治学严谨,仅我的论文开题就写了三次,前两次的论题都被先生否决。先生说:“带完你,我就退休了。你是我的关门弟子,我要虎头豹尾。”我完成10万字的《试论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新贡献》论文后,主持我论文答辩的是省社科院党组书记、知名党建和哲学专家邓剑秋先生,令我始料不及的是,邓先生在宣布我的论文为优秀论文后,63岁的老先生站起来,说:“我鞠躬向阳斌同学表示祝贺!”老先生的谦谦古君子之风令人动容。幸亏我反应及时,立马站起来鞠躬向先生还礼。邓先生青年时期师从著名哲学家李达、江天骥和陶德麟等教授求学。我的论文后被《学习月刊》用一整期发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作了索引介绍。

59、2016年9月14日。今天,报告文学《绿海撷珠人》所写的主人翁石明松同志已辞世28年。29年前(1987年)我和秦明星同志写的《绿海撷珠人》刊登在《科技日报》上,一整版。2013年10月,石明松与袁隆平等人一起因“两系法杂交水稻”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2014年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颁奖。——迟来的奖与迟来的爱。

60、我的老师曾令益先生为我拍的《争春》写了调寄《十六字令》•为阳斌拍《争春》题•咏竹(四首)。(1)竹,扎根大地争春出。抬望眼,跋涉上征途。(2)竹,历经千辛越寒暑。逐节高,脱胎换筋骨。(3)竹,山川平原擎天柱。乐奉献,为民谋幸福。(4)竹,七贤吟唱好去处。友松梅,雅吟传千古。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